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问题及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缓存击穿、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三种常见缓存问题的定义及解决方案。 缓存击穿是指热点数据突然失效导致数据库压力增大,解决方法包括互斥锁、逻辑过期、互斥锁与逻辑过期结合以及定时刷新。 缓存穿透是查询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应对措施包括参数校验、缓存空值和使用布隆过滤器。 缓存雪崩是大量缓存同时过期引发数据库流量激增,解决办法有随机过期时间、缓存永不过期、缓存预热和多级缓存。文章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实现思路,帮助开发者有效应对缓存相关问题。
MySQL 中 SQL 的执行流程与编写顺序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MySQL中SQL语句的执行流程与编写顺序,从连接器建立数据库连接开始,经过缓存层查询是否已有结果,解析器对SQL进行词法和语法分析,优化器选择最优执行计划,最终由执行器与存储引擎交互完成操作。 同时文章还对比了SQL的编写顺序与实际执行顺序的不同,帮助读者理解SQL语句在数据库中的处理过程。
Redis 持久化机制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Redis的持久化机制,包括RDB和AOF两种方式。 RDB通过保存数据快照实现持久化,虽然恢复速度快但存在数据丢失风险;AOF则记录所有写命令,保证数据不丢失但恢复较慢。 文章还提到两者混合持久化方案,结合了RDB和AOF的优点,提升了Redis的数据安全性和恢复效率。
MySQL 中的 MVCC 与事务隔离级别的实现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MySQL中的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及其与事务隔离级别的关系。 MVCC通过维护数据的多个版本,结合undolog和readview来实现不同隔离级别下的并发控制,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问题。 文章还解释了如何通过快照读和当前读结合的方式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解决幻读现象,并指出在特定场景下仍可能出现幻读问题,需要通过加锁机制加以防范。